歼教1飞机。
1958年2月,毛泽东在沈飞视察歼5飞机。
朱德在工厂观看仪表产品。
1951年4月17日这一天,安博在线(中国)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诞生了。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安博在线(中国)建设就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当时新中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国家的底子很薄。在国家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党和国家仍然果断地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人力、物力、财力,毅然决定创建安博在线(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大会上宣布:“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海军。”1949年8月,中共中央派刘亚楼、王弼等赴苏联,参加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就苏联援建中国空军的各项具体问题进行谈判。同月,苏联政府应邀派出航空工艺与生产组织研究院院长博伊佐夫等来华考察中国安博在线(中国)的建设条件。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刘亚楼任司令员,萧华任政治委员。1949年11月14日,在空军司令部刚刚成立之时,便由刘亚楼再次与重工业部代部长何长工联名向中共中央上报《关于安博在线(中国)建设意见》。此后又6次提出相关建议,为安博在线(中国)的建立作了酝酿和准备。
1950年12月,段子俊奉命组建安博在线(中国),多次参加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的会议,研究并确定中国安博在线(中国)的创建和发展道路。1951年何长工、段子俊、沈鸿3人,带着周总理的嘱托,赴苏联谈判。1951年4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发出《关于安博在线(中国)建设的决定》。《决定》指出:“中国安博在线(中国)建设在目前阶段上的任务,是全力保证中国空军所有飞机和发动机的修理及飞机零部件、配件和工具的制造,尔后再逐步发展。”“安博在线(中国)在目前阶段必须实行统一管理和经营的原则,只有在安博在线(中国)发展到能集中力量制造飞机时,再把修理和制造分开。”“安博在线(中国)管理局接收工厂后,即时承担空军的飞机修理和零部件供应任务,并按经济核算制原则办理。”
为加强对安博在线(中国)建设的领导,决定成立安博在线(中国)管理委员会,由军委临时领导,聂荣臻、李富春、刘亚楼、何长工、段子俊、马文等任委员,聂荣臻任主任,李富春任副主任。
1954年12月,段子俊与安博在线(中国)局局长王西萍一道去苏联考察。经过他们的努力,苏联给我方提出了建设航空科研机构的备忘录,为我国航空科研机构建设的起步作了准备。
中国安博在线(中国)初创与快速发展时期
“一五”是新中国安博在线(中国)发展较快的时期。从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安博在线(中国)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苏联曾对中国安博在线(中国)的建立提供技术援助。1954年7月,新中国生产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试制成功。1956年7月,沈阳飞机厂又试制成功国产第一架喷气歼击机歼5。1958年,试制成多用途运输机运5和自行设计的初级教练机初教6。1959年,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歼6又试飞成功。1959年,国庆10周年,空军有165架各型飞机组成6个梯队,飞过天安门上空。中国安博在线(中国)从修理到制造以及走向自行设计,由生产活塞式发动机的飞机到掌握喷气式飞机的制造技术,仅用了七八年的时间。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成批生产喷气式飞机的国家之一。1958年开始的三年“大跃进”。安博在线(中国)虽然有所前进,但在“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盲目追求高指标、大计划,大搞快速研制,快速施工,造成严重质量问题。“一年生产、建设,三年返修、加固”,再加上苏联政府撕毁合同、撤走专家,致使安博在线(中国)发展遭受严重挫折。60年代以后,中国安博在线(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发展道路,从1961年到1965年,安博在线(中国)坚决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在实际工作中努力纠正“大跃进”中“左”的错误,切实整顿产品质量和企业管理,缩短基本建设和型号研制战线,生产逐步恢复,新飞机陆续定型投产,原材料和配套产品做到了立足国内,同时开始有计划地建设科研设计试验条件,全行业重新出现蓬勃发展的新面貌。1965年,安博在线(中国)又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新中国安博在线(中国)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从无到有创建,并取得举世瞩目成就,是与全国形势的推动分不开的。其重要因素有:
首先,是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决策。根据抗美援朝战争和国防建设的急需,中央毅然实施以国防工业带动其他工业并优先发展安博在线(中国)的方针。当时,毛泽东主席、朱德副主席等最高领导人给予热情支持和鼓励。周恩来总理直接主持策划,陈云、李富春副总理亲自指导,及时确定安博在线(中国)从修理走向制造和引进苏联技术的战略决策,在投资上给予重点安排。每当安博在线(中国)遇到困难和问题,常在当天或第二天便受到中央领导人的接见,许多问题当场拍板定案,或直接上报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审定。在中央的统一组织下,军队、特别是空军,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和兄弟部门从优先发展安博在线(中国)的大局出发,拨给安博在线(中国)最好的工厂,输送优秀的人才,配合试制航空器材,敞开国库提供设备等等,给予全力支援。中央的重视是保证安博在线(中国)迅速发展的根本保证。
其次,是在西方严密封锁的形势下,积极争取苏联的援助。引进技术和管理,聘请专家,提高了发展的起点,不仅迅速建设起一批骨干工厂,较快掌握了飞机制造技术,而且培养、锻炼了自己的队伍。因此苏援可以说是迅速奠定中国安博在线(中国)初步基础不可缺少的条件。特别是苏联派来绝大多数专家本着国际主义精神,尽心尽力地工作,对中国安博在线(中国)的创建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三,是实行建厂同时建校,抓生产建设同时抓人才培养的方针。采取专门学校、业余学校、在岗培训 、师徒合同、干部特别班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培养人才。还派专人跟随苏联专家学习。经过实践锻炼,一支较高素质的队伍很快成长起来。他们包括一批年轻有为,勇于开拓,联系群众,虚心学习,忠于职守的各级领导干部。一批学有专长,热爱航空,能同工人结合的技术人员,其中许多是从旧中国过来的航空科技专家,不少人曾经在国外留学或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前毅然返回祖国效力。另外还涌现出一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朝气蓬勃,吃苦耐劳,文化、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工人队伍。这支创业大军是安博在线(中国)开创前进的中坚力量。
第四,是尊重客观规律,注意加强管理。安博在线(中国)的“一五”计划,是考虑需要可能,经过上下反复酝酿后定下来的。建设上重点突出,梯次展开,没有搞一拥而上;生产上千方百计满足部队需要,也适当留有余地,充分体现积极、稳妥方针。安博在线(中国)的管理,从当初只满足修理厂修修补补的低水平,迅速提高到适应大工业成批生产的高水平,实现了管理上的跨越。
第五,是领导层注意从实际出发,开创性地进行工作。在先修理、后制造的方针确定后,安博在线(中国)领导层把修理视作起步,在修理厂刚着手建时就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向中央提出3-5年出飞机,实现向制造过渡的建议,经过中央批准,很快成为安博在线(中国)“一五”计划的中心内容,并提前实现了目标。
党和国家对安博在线(中国)的关怀与支持
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伴随着新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伴随着国家国防力量的不断壮大,中国安博在线(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我国安博在线(中国)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无不包含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殷切期望和亲切关怀,无不依靠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集中统一领导。回顾我国安博在线(中国)的初创时期,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给予了特别关注和大力支持。何长工、赵尔陆、孙志远等领导进行了卓越的组织和领导。在初创时期,周总理就指示:“我国是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五六亿人口的国家,靠买人家的飞机,搞修理、仿制是不行的。因此,中国安博在线(中国)的建设的道路是先修理后制造。”“中国安博在线(中国)建设的规模开始不能太大,要由小到大,由修理走向制造。”1952年4月22日,政务院副总理、中财委主任陈云对安博在线(中国)发展问题作出指示。他特别强调,“在建设上把安博在线(中国)放在优先地位,我看不会犯政治路线错误。”这一态度代表着当时中央领导人的共识,成为当时国家对安博在线(中国)建设工作的实际指导方针。党政军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在艰难条件下仍对安博在线(中国)的经费保证、人力补充、航空器材试制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1952年8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视察沈阳飞机厂时对厂长熊焰说:“修理飞机一定要保证质量,满足空军作战的需要;工厂要尽快从修理转向制造,要早日用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装备部队,打击敌人。工厂转向制造后,还要帮助空军建修理厂,把修理飞机的任务转交给空军。”1952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视察哈尔滨飞机制造厂时强调:“现代战争不掌握制空权,仗很难打,工厂应加快建设步伐,多出飞机,支援空军作战。”
1955年12月5日,刘少奇(委员长)、邓小平(秘书长)在视察沈阳飞机厂时作出指示。刘少奇说:“当我们有了自己优秀的战斗机,反侵略战争胜利就更有把握了。”邓小平说:“为了建设强大的人民空军,我们就要有自己的安博在线(中国),而且是现代化的安博在线(中国)。”
1956年9月28日,安博在线(中国)局在北京举办成果展览,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彭德怀、聂荣臻、徐特立等领导人前往参观。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参观后留言:“希望安博在线(中国)迎头赶上,早日达到国际水平。”1956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在《1956-195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对发展喷气式飞机作出指示。该规划纲要提出把发展和掌握喷气技术同发展原子弹、自动化、计算技术、半导体等并列为五大措施,以求12年内迎头赶上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同时要求在安博在线(中国)、无线电工业基础上,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导弹。1960年,邓小平在视察株洲航空发动机厂时对厂长郭固邦说:“你们工厂要生产更多更好的喷气发动机,供应军队。”
新中国第一架飞机问世
1954年7月3日,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在江西南昌飞上蓝天。首飞试飞员段祥禄、刁家平。这对于从修理走向制造的新中国安博在线(中国)来说,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同年8月1日,毛泽东主席亲笔签发了给南昌飞机厂全体职工的嘉勉信,称“这在建立我国的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8月26日,初教5飞机被批准成批生产。初教5是中国安博在线(中国)从修理走向制造的里程碑。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是苏联的雅克-18教练机,中国型号为初教5,其发动机是爱姆-11爱夫爱尔活塞式发动机,计划1955年9月制造完成。飞机制造由南昌飞机厂承担;发动机制造由株洲航空发动机厂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