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在线(中国)的春天

穿越时空回三线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8日

 

1460821230569

 

1460821231512

 

2013年3月6日,中航工业航空三线博物馆在成都安仁建川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作为航空三线企业的一名子弟,我迫不及待来到航空三线馆参观。

航空三线博物馆由四座连体建筑组成,馆内共设航空缘、航空情、航空志、航空魂四个展厅,由“创业初期的艰苦岁月”、“扎根大山的生活场景”、“热火朝天的工作状态”和“改革开放至今航空成果的卓越成就”四个部分组成。展厅按照航空三线建设发展的时间走向来布局,我的参观路线也是沿着时间走向来进行的。

在航空缘展厅的“奔赴三线”展项里,再现了航空三线建设者即将前往贵阳三线基地出发时的情形。靠窗的雕像是一位普通的安博在线(中国)发动机科研技术人员,在接到厂党委的委派后,匆匆回家收拾了一些简单的行李,甚至连父母都来不及告知,就赶往车站奔赴贵阳三线建设基地的情景。展板将主人公王兴航真实的手稿日记展现出来,日记中写道:“我受厂党委的委托,去执行这次光荣的任务”。旁边的两件行李箱,是航空三线职工至今依旧珍藏完好的纪念品,它不仅怀揣着三线建设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更承载着航空三线人的奋斗历程。

当时几乎所有的工厂选址都在大山深处,遇山凿洞、遇水搭桥,建设者们以一种开天辟地的气魄,先生产后生活,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基础建设。

航空三线建设者自购的劳动工具上留下的斑驳印记仿佛是岁月的写照,将我们的回忆拉回到那个依稀可见的年代。“航空三线建设人选任免条件记录”、“人员调令表”以及“职工自愿投身于生产建设的申请书”等珍贵的文件资料则从另一个角度讲述着那时的工作状态。要在大山深处建造中国赖以生存的航空重工业,难度可想而知,不仅自然条件异常艰苦,甚至连工人们的住宿和吃饭等基本保障都成了大问题,这些展品让人看到了航空三线人依靠压倒一切困难的气势,不怕艰苦困难,在石头缝里建造厂房,建设高压电路线,铺设上水管道,依靠自造的劳动工具运石烧转,搭建工棚。一个个工厂从无到有的奇迹,这也是中国航空三线建设的第一步。

一台木工车床是中航工业三线企业自主生产的加工设备,其出色的性能,在当时生产任务紧,工作强度大的建设时期,做到了“人停车不停,一天干三班”的生产状态,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的工作效率。从飞机最初的装配,到中部下架、总装、喷漆、托运出厂、试飞……每一个工作环节,航空三线人没有放过一个瑕疵,每个零件都一丝不苟,认真谨慎,使我国三线安博在线(中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前来参观的中航工业成飞退休员工、全国劳动模范喻刚福动情地说,看到那一件件熟悉的文物,那一页页珍贵的史料,那一幕幕凝固的场景,一下子把我带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青春时代,带回到了那热血沸腾的峥嵘岁月。